周二晚间,新德里和北京发表了一份联合新闻稿,描述了前一天双方高级军事指挥官的会谈。
中印两国国防部于10月13日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称两军的第七轮军长级会谈重点围绕两国一线部队在两国边界西段实控线(LAC)地区脱离接触,并取得了积极和建设性的成果。
不过,据印媒《商业标准日报》报道,在这次会谈中,双方没有就解除接触或缓和冲突达成协议。
在丘舒尔举行的第七轮会谈中,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称“就脱离实控线问题进行了真诚、深入和建设性的意见交流……增进了对彼此立场的了解。”
事实上,经过6月初开始的六轮会谈,双方对彼此的立场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与9月21日举行的第六轮会谈相比,立场没有什么变化。
据《印度教徒报》10月13日报道,中印在两国边界近期局势紧张的根源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印度的核心需求仍是中国将军队撤回到双方在今年4月占领的阵地,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PLA)越过实控线,进入加勒万谷地(Galwan)、温泉区(Hot Springs)、班公湖(Pangong Tso)和德普桑(Depsang)等地区。
据消息人士透露,印方在会谈中继续敦促中方尽快从对峙地点撤军,并将现地局势恢复至4月底之前的状态。双方都希望维持现地稳定,避免发生任何导致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但也做好了在漫长冬季继续对峙的准备。双方后续可能会从当前阵地撤出部分人员,特别是驻守在制高点的士兵,“但只有中方这样做之后,印方才会考虑采取相应的行动”。
另一方面,中国的立场仍然是,只有在印度军队撤出8月底在班公湖以南占据的战略主导地位后,中国才会讨论撤军。
周二的新闻发布会没有提及缓和冲突的具体措施,表明双方立场变得强硬。
9月21日声明决心“加强地面沟通,避免误解和误判,停止向前线增兵,不单方面改变地面局势,避免采取任何可能使局势复杂化的行动”。
在没有战术协议的情况下,与9月21日的声明一样,周二的媒体发布也采用了标准的中国措辞:“双方同意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谅解,不把分歧变成争端,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第八轮军方对军方的会谈是否会产生任何效用。
尽管9月21日的声明“同意尽快举行第七轮军事指挥员级别的会议”,但周二的联合发布声明只是“同意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对话与沟通”。
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北京方面的立场没有任何“让步”。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re)的Yun Sun认为,新德里缺少像中国国家主席战略个性的一些基本方面。
随着拉达克东部进入冬季,脱离接触谈判的失败意味着新的前线正在被冻结,象征意义和字面意义都是如此。
印度军队也像解放军一样增派了3.5万至5万名士兵,以守住前线度过冬季。一场后勤竞赛正在进行,为士兵提供弹药、住所、食物,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取暖燃料,使他们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的温度下生存。由于风寒因素,温度实际上又降低了30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