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里巴巴美国IPO进入倒计时,预计市值达2000亿美元,将超越谷歌亚马逊。然而,阿里爆棚的市值,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商的成长已经见顶。恰恰相反,阿里的成功仅仅是“实物电商”的投影。在更为广阔的“服务电商”领域,阿里在中国的影响尚不及2%。以最保守的态度估算,“服务电商”规模也将以万亿计算。BAT中的另外一个巨头百度,已通过“直达号”吹响进军服务电商的号角。
阿里上市的倒计时,再度让马云成为焦点,其财富将直逼索罗斯,令世人对中国电商刮目相看。尽管阿里巴巴和马云风光无限,但淘宝和天猫的模式依然留下一点缺憾。其多数商品均是有形商品,属于“实物电商”。
在淘宝上、天猫上,买卖双方多交付可以眼见为实、标准化的实物商品,这也是阿里信用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因为物品只要没有损坏,还能够二次销售。但在只能即时体验、难以标准化的服务上,阿里的信用模式则很难发挥作用。举例来说,去餐馆吃饭或理发,如果消费者不满意,可否拒绝付款呢?如果沿用“阿里模式”,则服务提供者会承担全部损失,而且“沉淀成本”无法收回,会产生许多麻烦。
万亿“服务电商”蓝海:阿里影响力不足2%
阿里旗下的淘宝和天猫,从本质上来说,是实现了批发和零售业的“电商化”,但并未能覆盖中国整个服务业,对批发零售业以外服务业的影响依然微乎其微。
有数据为证。据艾瑞数据,2014年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为10.1%。而批发和零售业在整个服务业中占比多少呢?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上半年数据,仅占到第三产业的20%。因此,即便将中国网购的规模全部归功于阿里系,其对中国整个服务业的影响依然不足2%。
换而言之,一个比“实物电商”更大的万亿蓝海机遇已经来临,除了批零业外,还有80%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等。这些服务业的网络化交易,就是“服务电商”。谁能够帮助更多批发零售业以外的服务企业拥抱电商,谁就将有望缔造一个比阿里更庞大的网络商业帝国,但由于其他服务业的“即时消费”特征,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百度直达号:破局“服务电商”
淘宝、天猫“实物电商”的成功,有赖于阿里的信用,是一种“消费模式”。消费者往往通过淘宝、天猫的固定入口进行浏览搜索点击,商家竞价有限的行业入口资源,由此形成了“存量商业闭环”,一旦规模到达峰顶,则增速放缓。
“服务电商”相比“实物电商”而言,表现出更加开放化、个性化、本地化的特征,更多是一种“推荐消费模式”,需要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链接用户和商家,需要商户的运营成本更低。
而百度“直达号”的推出,令“服务电商”的迷局得以解破。直达号是商家在百度移动平台的官方服务账号,基于移动搜索、@账号、地图、个性化推荐等多种方式,让亿万客户随时随地直达商家服务。相比“实物电商”对存量用户和对行业入口资源的重度依赖,直达号是一个更强大便捷和个性化的入口,可以脑波速度,实现网民和企业方的强“链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增量商业闭环”。
想要去吃火锅,百度“@海底捞”一下;想要去峨眉山旅游,百度“@峨眉山”一下,想要做按摩足疗,百度“@良子健身”一下。直达号@功能缩短了营销路径,同时以内置的CRM功能实现了客户的“强留存”。对商户担心的应用构建问题,则提供了拖拽式、可视化建立轻应用的途径。基于自有品牌的注册机制,则摆脱了行业入口资源的限制,让营销从分众时代直接进入个性时代,总体营销成本更低。
如果说“实物电商”的发展,受限于有限的行业入口资源。那么“服务电商”以搜索为主的链接方式,则开辟了一个无限增长的可能,这种“增量商业闭环”的形成,将有助于平台运营商形成裂变,也有助于服务业的品牌价值累积。或许,在百度“直达号”的努力下,更多中国服务企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电商时代,消费者也将由此获得更多便利。对于百度而言,十倍于阿里的万亿蓝海,也将令百度的估值更具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