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网络上,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个词叫做“屌丝”,这个词是一些对于自己生活状态不太满意的年轻人用来自嘲的词汇。不过研究者们现在给这个词给予了明确的定性。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今天发布了全国第一份《屌丝生存现状报告》,这份报告对超过21万人进行了调查,覆盖全国50多个城市。
报告认为,个人存款 10 万元以下,未买房或者已经买房,但不是由自己全额出资的人就可以归到这个群体当中。
虽然这个群体看起来收入较低,生活状况不佳,但这些人仍然表现出不少良好的品格,比方说,报告发现,这些人中有7成以上都会每月给父母寄生活费。可以说,这个人群包括了不少社会起点平凡,但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有所收获的年轻人。
我们如何看待这份报告给出的定义呢?全国青联委员吴永强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屌丝”这个词其实是网友们的玩笑,我们完全可以用“低收入青年”来代替这个词。报告中将收入10万元以下,自己买不起房作为这个群体的标准,您认为这个标准是否有值得商榷之处?
吴永强:这个标准我认为是见仁见智,如果要从买房的角度做评判,或许可能说不过去。其实“屌丝”的含义和丰富性,我觉得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十万块钱买不起房单一的层面,因为它本身是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兴起,也是当前社会多元化的社会现象或者社会角色的一种折射。从很多层面比如工作不如意或者没有女朋友等等的评判标准和内涵都比较丰富,单纯的用10万块钱来评判,我觉得有些单一和片面。
经济之声:而且现在网络上的年轻人似乎经常用一些不太雅致的词来做一种自嘲,但是这些人并不是说真正的自暴自弃,很多程度上只是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有一些不太满意,这些收入比较低的年轻人怎么来摆正自己的心态?通过积极主动的努力来赢得更大的成功,来赢得属于自己的这份逆袭呢?
吴永强:其实我们探究“屌丝”之所以在现在社会产生并且成为一个社会热词,是有它深刻的社会背景因素的,如大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包括贫富差距的加大,或者一些矛盾的凸显。此外,也得益于现今互联网网络文化的发展,因为网络文化相对是率性随意,同时确切的责任追究似乎是相对薄弱一些,所以导致这方面的一些调侃、自嘲,甚至这些说法一下子风起云涌。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收入少或不尽如意的群体,是不是在这样一种文化社会思潮中迷失自己或就此沉沦,这是当代青年不应该取得的一种态度。我们可以自嘲,可以调侃,但是该奋起该厉行的,还是要有奋发向上一种精神状态。
经济之声:我们认为,老话说得好,“莫欺少年穷”,多数人在刚刚走上社会开始奋斗时,都有一段经济实力薄弱的日子。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与其自嘲,不如甩开膀子努力奋斗,虽然学历不突出,收入暂时不高,但纵观众多成功者,出身平凡的平民英雄比比皆是,只要愿意努力,大家都可以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再请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和我们一起评论。今天看到的这份报告中所说到的屌丝,也就是低收入青年,他们对于自身现状不满,于是有了种种自嘲的说法。而让他们压力山大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另一方面则是对于现实状况的无力感。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这种无力感?
于长江:我觉得“屌丝”这个词,它出现绝不仅仅是一个收入低的问题,其实它还包括这种无力感,还有他们感觉机会少还有自己各方面跟别人比,其实它隐含着一种社会资源少的问题。当然,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造成人的这种人格类型,就是人格面对困难有没有独立性,有没种勇气去战胜它。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很多底层没有特殊背景的青年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状态,这有一定社会结构的问题。
经济之声:这种社会结构上的问题造成了他们之所以这样一种自嘲,可能真的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少。面对自己漫长的人生可能他们更多是感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机会少,改变自己命运的这种概率也很小,这样一种情况下才出现了这种无力感,才有了这种自嘲。而经济发展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机会,通过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关注和改变这些低收入青年的生活状况,不仅需要每个人来摆正心态,自己努力,也更需要整个社会来支持这些刚刚走上社会,条件不是太出众的年轻人,给他们营造一个努力拼搏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需要在社会保障还有就业环境等等哪些方面来进行改进,又应该如何来改进呢?
于长江:对他们支持绝对不是无条件的直接发放补助金这样的支持,,现在来说两点很重要,一个是要机会均等,社会尽可能的要营造一个年轻人在起步阶段机会相对均等的环境。第二就是保障,社会保障对于年轻人的发展非常之重要,因为只有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了,他才能够比较去发挥个性,才能无所顾忌去根据他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尝试各种不同的行业。
经济之声:这种机会的均等还有社会上的一系列保障,低成本生活状态的保留,这可能是为接下来这样一个人群的生活状态的改变,改变他们的这种无力感,努力奋斗,争取迎来自己幸福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