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同业存款纳入存款口径 分析:将缓解银行存贷比压力
文 / zhangyi 2014-12-29 11:17:54 来源:亚汇网
《通知》中明确,新纳入各项存款口径的存款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APV存放、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存放,这意味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吸收的存款将缴纳存款准备金。
《通知》同时规定,“上述存款应计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但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也就是说货币基金存款暂时不需要缴纳准备金,其收益暂时不会受到影响。对于上述纳入存款范围的同业存款利率,央行表示利率管理政策保持不变,利率由市场交易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决定。
对于此次央行调整存款统计口径的主要原因,平安证券银行组的点评指出,近期T+0货币基金等的快速发展,造成一般性存款科目搬家,对银行存贷比造成较大压力。民生宏观持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宽松和强势美元导致汇率贬值,制约了央行货币宽松空间,央行用巧招,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理论上可提高银行的潜在放贷额度,达到货币放松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
根据平安证券的分析,经过此次口径调整,短期内银行存贷比压力得到缓解,平均可降低存贷比4—5个百分点,长远来看,银行的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同业负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促进利率市场化的平稳过渡。
11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缓解融资成本高问题,要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据海通证券研报测算,央行调整存贷款统计口径后,商业银行存贷比平均降幅将在5%,其中,兴业银行降幅最高,达11%。此举意味着可释放约5.5万亿元信贷额度空间,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而这也是国务院决定增加存贷比弹性的根本目的。
虽然市场对将非银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纳入贷存比分母早有心理预期,但这部分存款免缴存款准备金却大超预期。申银万国银行业研究报告称,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非银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为10.3万亿元,包括了2.5万亿元已缴准的保险公司协议存款,如果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行20%,小行18%)缴纳准备金,可能需要2—3次降准进行对冲。此次文件明确了纳入存款口径的同业存款需要缴纳准备金,但给予缓冲期安排,大幅缓解了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
降准延后成为主要预期。民生宏观进一步解读指出,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但暂不缴纳存款准备金,央行因新规修改降准对冲的必要性下降,降准预期后延。除此之外,此前因同业存款的缴准预期制约了银行间市场银行融出资金的意愿,导致资金面紧张,若同业存款不缴准,将有助于资金利率下行。然而该分析同时强调,理论上释放额外信用额度利好银行股,但银行的风控要求和资产质量压力仍将制约银行的信用扩张。
尽管市场有相当观点认为同业存款免缴存款准备金,会导致银行有动力不断将一般存款转化为同业存款,最终大幅度降低法定准备金,资金面会变得更加宽松,其效果实质上相当于降准,但同时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非银同业存款免缴存准只是中性政策,对于增加银行放贷能力来说实质影响不大。
华创证券债券的分析指出,该新政并不会驱动银行大幅降低一般存款规模,也就不会出现市场上部分机构所理解的这个政策具有变相降准的效果。他们认为,这次调整可能意味着贷存比的分子和分母都会有所增加,实际贷存比降低并不明显。从总量上来看,由于银行整体对其他性金融公司负债规模大于其对其他性金融机构债权规模,但依然处于一个量级,因此从整体上看对于银行系统整体贷存比的改善并不明显。
根据华创证券债券的观点,首先,如果银行将一般存款转化为非银同业存款,将会提高自己的负债成本;其次,企业和居民是存款还是购买基金产品,是由其自身对金融产品的偏好决定的,是否能够轻易地将存款转化为其他金融产品也要打上一个问号;最后,一般存款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同业存款波动较大,从稳定性考虑银行也要维持一般存款规模;加上过去的传言是说非银同业纳入贷存比后,需要缴准备金,因此市场有降准的预期,而现在既然不需要缴准备金,市场上的降准预期自然减弱。从这个角度看,单纯的新政对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从结构上进行考虑,该新政还是能够释放贷款空间。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存比指标为65.2%,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贷存比约为71%,四大行的贷存比约束要明显弱于股份制银行。与此同时,四大行是市场上对非银同业资金的主要融出方,也就是说,对于四大行来说,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同业借款的规模应大于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同业存款的规模,这样会导致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加,但是分子会增加更多,贷存比上升;对于其他银行来说正恰恰相反,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存款的规模要大于非银金融机构对其同业借款的规模,会导致分子和分母增加的同时,分母增加的更快,贷存比下降,有助于减轻贷存比考核对于小银行的约束,整体贷款释放空间会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