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行长金墉8日在北京的行程可以用"高大上"来形容。他在一天之内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当他出现在位于北京东部CBD 国贸写字楼的发布会上时,显得既疲惫又从容。
这是金墉上任以来第二次访华,上一次在去年9月下旬。两年间,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联合发布了2030年中国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报告,开展城镇化的研究课题。此次访问,他与中国高层已达成共识:启动第三项重要课题,针对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
此外,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将于9日~10日在北京召开。金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评论说,全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的高官能够坐在一起共同探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直进行的应对气候变化及减少碳排放的会谈,能产生世界性影响。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在基础设施领域,金砖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备已经开始启动。这些中国参与或主导的银行,也与世界银行的既有业务有重合之处,是否会构成竞争的挑战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金墉表示,由于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需求足够大,世行欢迎并愿意跟这些新加入的合作伙伴开展良好的合作。
全球基础设施市场足够大
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中国近年来动作频频,其中,金砖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颇为引人注目。
金墉就此说,根据任何口径的统计,每年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需求都是在1万亿美元左右。但去年世界银行在这方面的贷款规模是600亿美元,加上私营部门和其他渠道的资金,总的金额也只有1500亿美元左右。
"所有的这些投资加在一起也不能够满足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需求,因此我们欢迎在这个领域里任何新加入的合作伙伴,"他说,"不管是金砖开发银行也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好,因为这个领域新增的需求规模非常庞大,我们愿意跟这些新加入的合作伙伴开展良好的合作。"
基于现状,世界银行去年也实施了内部改革,成立了全球发展实践局,以及跨领域的专业部门,以便与金砖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加入者进行合作,帮助它们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更好地提高效率。
事实上,全球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需求一直非常巨大,而资本也有投资的需求,但是过去很长时间,这些资本都没有流入到这一领域。世行下辖的国际金融公司CEO蔡金勇解释说,这是由于一些地区存在一些风险。
他认为,在风险管控领域,世行还是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世界银行作为多边合作机构,不仅仅要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另外还动员其他私营部门的资金来降低这些交易的风险。
至于如何推动资金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创新,如何降低风险,使这些投资和这些资本能够流向需要的地方,蔡金勇举例说,世界银行还有多种工具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比如部分风险的相关机制和工具、多边投资机构等,提供政治风险,国际金融公司也有股权和风险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