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97年,“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大名才传遍世界各地。
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曾隐身在苏联解体幕后,参与策划了“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的经济一夕崩溃。但是,由于他的身份后来暴露,被东欧各国驱逐。
至于他在苏联解体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获得了多少财富,至今还是一个谜。
云边索罗斯
东欧各国的驱逐,让索罗斯布局多年的心血一朝之间化为乌有。
于是,他再次转移目标,把贪婪的视线对准了英镑。
1992年,索罗斯的贪婪帮他赢得了丰厚的回报,愤怒的英国人指责他从每个英国人身上“窃取”了12.5英镑!
对于这种无力的指责,索罗斯毫不在意,他甚至对外宣称:“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宏大的项目,可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5年后,索罗斯掀起了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
从卢布、到英镑,再到亚洲各国货币,索罗斯接连狙击世界各国的货币且大获成功,成就了属于他个人的“辉煌”,但也从此臭名昭著,闭门不出。
不过,让索罗斯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在前苏联的那段岁月。
在他的个人传记《索罗斯传》中,“苏联”这个词出现的概率十分频繁,贯穿了他在美国发家之后的漫长岁月。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索罗斯和哈佛大学国际贸易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的关系十分不一般。
哪怕世界上那么多国家把索罗斯列为“最不受欢迎的人”,杰弗里依旧对索罗斯赞赏有加,认为“他是现代罗宾汉”。
杰弗里·萨克斯是谁?
就是那个主导设计了“休克疗法”的美国教授,正是因为他的这个方案隐藏着巨大的陷阱,导致苏联解体后的大量财富被华尔街劫掠一空。
杰弗里·萨克斯
1992年,张维为教授在日内瓦大学出席一场杰弗里的演讲会。
在演讲的互动期间,张维为看到震撼的一幕:
一位前苏联学者突然走上台,悲愤地指着杰弗里说,“我的国家已经解体了,你高兴吗?”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整个大厅鸦雀无声,眼看着那位前苏联学者拂袖而去,众人“哄”地一声议论开来!
张维为教授注意到,杰弗里当时神色紧绷,直到那人离开都没开口说一句话。
这段小插曲别人或许不记得,但张维为却印象深刻。
因为,苏联在1991年采用的“休克疗法”,次年就导致了俄罗斯等国的经济大崩溃,卢布贬值、民不聊生、资本外逃、人才流失,堪称“史诗级”的经济风暴。
俄罗斯的悲惨遭遇对谁的震撼最大?毋庸置疑是其最大的邻国!
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渐行渐深,俄罗斯的教训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而要想避免重蹈覆辙,中国就必须了解策划那场“解体”的西方经济学家的思路和深层含义,以免陷入帝国主义的陷阱。
张维为在80年代曾任邓小平那一辈伟人的翻译,他对杰弗里的关注,自有深意。
80年代,杰弗里曾任波兰、俄罗斯、爱沙尼亚等国的经济顾问,他最骄傲的就是曾用“震荡疗法”帮波兰从僵硬的体制中走出来,成功地恢复了经济发展。
正是因为他对前苏联体制的了解、以及在波兰的成功经验,被老布什推荐给戈尔巴乔夫,帮助俄罗斯量身打造了“休克疗法”。
无疑,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杰里佛是一个有能力且正直的人。
但是,越是正直的人越坚持原则,越坚持原则就越容易成为别人的工具。
张维为教授
在80年代,杰弗里为玻利维亚、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制定了一系列激进的经济政策,帮助这些国家摆脱了发展的瓶颈。
而后,他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聘为经济顾问,帮助其改革经济体制。
杰弗里采用了一种名为“震荡疗法”的模式,把波兰等国原来遵从“苏联模式”的经济改革成西方的习惯模式。由于这些国家经济体量小、政治单纯,又获得西方的大笔援助,因此,杰弗里的“改革”十分成功,并为此声名大噪。
在俄罗斯之前,“震荡疗法”并不出名。
但是,杰弗里早在80年代初期,就以这种方式帮助玻利维亚走出困境,实现持续发展。
随后,他又在波兰实验了这种方法,成功地将该国的公共财政支出大幅收缩、私有经济盘活,并适时地引入西方资本,让波兰的经济从停滞不前转入高速发展。
因为杰弗里公正、且富有成效的改革方式,让他进入白宫的视线。为此,老布什把他喊到白宫,劝他实现一个“更辉煌的梦想”。
作为一个学者,杰弗里有正直、善良的一面,但也有好大喜功的一面。
杰弗里接受了老布什的邀请,并与随后而来的金融家索罗斯、里欧·万塔成了同事。
里欧·万塔曾是里根总统的金融顾问,擅长与苏联的金融战争。
早在1987年的时候,万塔就以数十亿美元的代价,撬动了苏联上千亿卢布的资产。当时,美元和卢布的比值尚处于1.5—2:1的范围。
但是,作为华尔街的“独狼”,万塔以浸淫多年的巧妙手法,成功帮美国赚取了巨额财富。
里欧·万塔
至于索罗斯,杰弗里一开始对这位犹太富豪并不欣赏。
但是,索罗斯最擅长的就是说服对他观感不好的人。特别是,他一直持有的“开放民主”的国家观念让杰弗里大为欣赏,于是,渐渐地,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不过,杰弗里不知道的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里欧·万塔正在执行一个名为“卢布骗局”的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洗劫前苏联积累70多年的庞大资产!
里欧·万塔的背后有华尔街的支持,更有老布什的“背书”。
而根据后来解密的资料披露,获得华尔街支持的里欧·万塔,在短短的几年里,利用几千亿美元撬动了前苏联近百万亿卢布,帮助美国“吸干”前苏联激烈了70年的庞大财富。
至于索罗斯,作为一个一直游离于政府之外的金融巨鳄,他的作用则完全不同,甚至让杰弗里一直认为他是“现代的罗宾汉”。
罗宾汉,一个12世纪即存在于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传说,他武艺高强、杀富济贫,反抗封建王国。到了15世纪,罗宾汉已经成为整个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杰弗里的眼里,索罗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早在1982年的时候,索罗斯就已经是美国的金融巨头,他手上至少掌握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资金。
自1969年开始,索罗斯成立“量子基金”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金融业务。
这个匈牙利人不仅有犹太人的精明,而且传承了突厥人的进攻精神。1980年,索罗斯凭借敏锐的触觉,以让全世界瞠目结舌的10亿美元,私人购入英国的债务,并获得丰厚的回报。
从那时候开始,华尔街才知道这个油腻中年人的能量无与伦比。
金融大鳄索罗斯
真正让索罗斯一举成名的,是索罗斯在80年代中期成立的“慈善”基金。
在华尔街的那些巨鳄们还没醒悟的时候,索罗斯就开始在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布局他的“慈善”事业,并逐渐向苏联渗透。
在80年代最高峰的时期,索罗斯名下的东欧“慈善”机构下,至少有3000人为他服务。
作为华尔街臭名昭著的巨鳄,居然改邪归正,谁信呢?不过,索罗斯的这一举措也让行事高调的他一举成名,并进入白宫的视线。
1990年,杰弗里、索罗斯,以及华尔街的同行们,参加了一个极其秘密的会议。在会议上,大家主要讨论的是杰弗里为俄罗斯量身定做的“休克疗法”。
索罗斯的极力赞同,给杰弗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后,两人紧密合作。
杰弗里利用索罗斯在前苏联地区的良好关系,成功说服各国对他的“休克疗法”的支持,而索罗斯则大方地提供场地、资金和人脉关系,帮助杰弗里实现他的“伟大”梦想。
众所周知的结果是,由于采用了杰弗里的“休克疗法”,苏联把几十万家工矿企业迅速私有化,并分给了所有的民众。而后,这些价值几十万亿美元的资产一夜之间贬值百倍、千倍,最后,苏联民众成了真的“无产”者!
从中获利最多的,是白宫的“白手套”里欧·万塔。
根据2006年里欧·万塔和联邦银行的一场官司透露,背后有整个华尔街和白宫支持的里欧·万塔,至少从前苏联的解体中掠走了价值27.6万亿美元的财富。不过,由于万塔本人一直不愿意把这笔惊人的财富主动拿出来,他因此锒铛入狱12年。
让华尔街的金融家头疼的是,索罗斯一直是一个“独行客”。
没人知道他在苏联解体中获得了多大的利润,但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披着“慈善家”头衔的金融巨鳄,绝不像他表露在外的慈祥面孔那般的无害。
一份公开的资料显示,从1992年开始,索罗斯至少资助了800名前苏联的科学家,并把他们安排在其设立的“中欧大学”,最后帮他们进入西方国家。
哪怕是70多年的人才积累,前苏联能拥有多少科学家?
可是,索罗斯以一己之力,仅在那一年就帮助800多名科学家离开前苏联地区,并以设立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的“中欧大学”的名义收留他们,直至这些人最后销声匿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所大学的学生总数,在1990年时只有400人。
在杰弗里眼中,索罗斯是一个没有明确政治主张的人,他甚至拒绝过以色列族人的赞助邀请,也拒绝过华尔街同行的示好,甚至对来自老布什的“善意”都毫不在乎。
一直以来,索罗斯都向杰弗里展现出一种“开放的民主主义者”的形象。
在这种主张下的索罗斯,经常表现出一种贸易、金融自由的全球主义者的姿态,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所有对他心怀疑虑的人。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1987年,苏联科学家亚历克斯·戈德法布逃到美国,索罗斯前去说服他加入自己的团队。
当时,戈德法布充满了焦虑、不安,并对西方人充满了警惕。
可是,索罗斯只用一席话就轻松说服了他,并让他和他的组织为他服务。
很多年后,戈德法布回忆说:“我们当时很消极,我们觉得所有努力都会被(前苏联)扼杀,但是,他来了之后,成功地说服我们参与一项高尚的事业。”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百姓
索罗斯到底在前苏联从事一项怎样“高尚”的事业呢?
1997年8月底,索罗斯突然罕见地透露,他在俄罗斯10年的投资损失了20多亿美元,不过,他又表示,对于这些损失他并不后悔。
从1987年开始,美国就制定了一个名为“过渡与飞腾”的计划,旨在吸引苏联的高端人才进入美国。在此后的10年里,美国至少吸引了12万前苏联的高级工程师、专家和科学家。
按照当时的欧美经济水平,要培养出12万高端人才,至少需要付出1万亿美元的代价。
这项计划进行得是否顺利呢?
世人可以从经济数据上来追溯,以此验证这场“人才盛宴”的成果。从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一扫之前的经济衰退,进入长达120多月的经济高速增长期。
讲到这里,估计不少人就明白了索罗斯在大国解体中的作用了。
1987年,索罗斯开始了一项旨在减缓人才外流的计划。
从1987年到1991年,至少有14万名苏联的高级工程、科学家流入美国。为此,美国曾专门设立规定,提高那些年的移民人数。
这些苏联人才离开美国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东欧其他国家,比如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然后,他们会进入德国、法国,最终抵达美国。
熟悉前文的人都知道,上述东欧国家与索罗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他创建的只有400多名学生的“东欧大学”,更是掩护这些人才外流的绝佳“手套”!
在《索罗斯传》中,索罗斯在无意中经常提到名不见经传的“东欧大学”。
不知内幕的人,以为他是一个沉迷于教育的慈善家;但熟知内幕的人,都知道这所大学不过是他转移前苏联人才的”手套“而已!
杰弗里就是不知内幕的人,所以,在他眼里的索罗斯是一个“现代罗宾汉”。
如今位于乌克兰的东欧大学
罗宾汉不仅“济贫”,而且“杀富”,索罗斯又是怎么取得杰弗里的信任的呢?
很显然,对于专注与学术和理论的杰弗里来说,索罗斯“挽救”的那些前苏联学者、科学家中有很多他的同行,惺惺相惜的情感,左右了他的认知。
因此,他在索罗斯被很多人指责的时候,居然天真地站出来帮腔说:“人们从多棱镜的不同角度看乔治·索罗斯,西方领导人对索罗斯的反应比较积极,而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以及其他的排外集团对索罗斯则持否定的态度。”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领导怎能不对索罗斯感激呢?
在苏联解体的前后十年里,通过索罗斯这个“白手套”,至少150万俄罗斯人移民过去。其中,至少20万名高级工程师、科学家流入西方,为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否则,西方怎会在90年代进入长达10多年的经济繁荣呢?
不过,索罗斯的所作所为也被东欧国家察觉。
所以,从1990年到1992年,索罗斯先后被罗马尼亚、匈牙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国列为“最不受欢迎的人”,把他驱逐出去。
一个披着“慈善家”外衣的人,居然是一个劫掠自家高端人才的“白手套”,只要是有一点家国观念的人,都不可能容忍这种无耻的行径。
索罗斯的身份暴露,和他的身份有关。
作为出身于匈牙利的犹太人,索罗斯不仅没给匈牙利和以色列带去任何好处,反而拒绝了他们的邀请提供赞助。所以,他的身份后来被英国的一家报纸揭穿,也因此,他走上了采用金融手段报复的道路。
很可能,英国人忘了索罗斯的真实身份,他是一个金融大鳄!
在1992年的时候,索罗斯盯上了动荡中的英镑,以百十亿美元撬动了英国的金融,成功狙击英镑,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因此,英国人指责他说:“这个犹太人从每个英国人身上“窃取”了12.5英镑,并拿着我们的钱去资助东方!”
这里的东方,指的就是俄罗斯。
从苏联解体后,索罗斯就是俄罗斯的最大“捐赠者”,一度超过美国。
90年代初的俄罗斯青年
不过,索罗斯的虚伪面具最终被揭穿。
1997年,索罗斯联合一帮华尔街的资本家,狙击亚洲货币,再次获得丰润的收益。而鲜有人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白俄罗斯就已经认识到他的真面目,对他的“慈善机构”罚款300万美元。
所以,当索罗斯再次从亚洲获得巨大利润后,他的真实面目已被全世界看清。
在80、90年代这个时期,索罗斯的“慈善帝国”不断壮大!
据《索罗斯传》记载,他至少在欧洲和亚洲等24个国家中建立了办事处,每年捐出去的资金不少于5亿美元,持续十几年!
2008年,索罗斯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承认,“有时,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巨大的消化道,从一头吸进钱,从另一头挤出去。”
那么,作为深入参与“休克疗法”的金融家,以及“苏联人才盛宴”的白手套,一向喜欢读来读来的索罗斯是怎么加入其中的呢?
1998年,索罗斯在他的《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危机四伏的开放社会》一书序言中这样说:“实际上,这两头是由很多的想法连接起来的。”
不过,冥冥中还有一种力量,叫做“因果”。
几年后,索罗斯被美国的一些实权人物批评为“危险的疯子”,并在一场反对老布什儿子竞选的活动中失败。从此,他渐渐淡出世人的视线!
也许,有人依旧记得他狙击英镑的英勇,记得他狙击亚洲货币的贪婪,但是,却已经没人记得他曾在苏联解体前后的“人才盛宴”中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