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券商、私募基金、信托、险企等机构纷纷申购公募REITs,今年发行的12只公募REITs产品中,多只获得了超百倍的认购倍数。
引人注意的是,和其他机构相比,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下称“理财公司”)获配金额却相对较少。《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梳理,截至11月21日,已发布基金份额发售公告的公募REITs中,银行及理财公司合计获配额仅为6.5亿元。另一方面,银行系机构通过发布相关产品等方式参与公募REITs投资。
受访专家认为,银行及理财公司对公募REITs投资积极性不及险企等机构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相对较短,理财资金对流动性和净值稳健性要求较高,但公募REITs的市场流动性相对有限,且有部分股票特性,因此对其配置比例较低。
投资公募REITs规模较小
与其他机构动辄数百亿元的配置规模相比,银行及理财公司对公募REITs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据记者统计,已发布基金份额发售公告的公募REITs产品中,共有6家银行和理财公司通过战略配售及网下配售合计仅获配6.5亿元,分别为广发银行、北京银行、广州银行、苏州银行(002966),中银理财、兴银理财。
记者查阅各公募REITs的“投资者报价信息统计表”发现,在统计表中,鲜见银行及理财公司的身影,即不少银行及理财公司并没有参与报价。
就这一现象,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称,公募REITs理论上讲确实风险较低、收益适中,比较适合投资组合中作为保底类收益的配置。但事实上,国内目前的公募REITs普遍市场化程度和流动性相对有限,导致银行和理财公司投资规模较小。
一家保险系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从已上市的公募REITs来看,整体换手率相对较低,流通盘较小。在这种资产属性的限制下,公募REITs很适合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的配置需求,而理财公司等资金久期较短的机构,配置该类资产需要考虑流动性、久期匹配、估值波动等诸多因素。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在资产端配置以固收类为主,而公募REITs具有股、债双重属性,尤其是今年公募REITs的股性特征很明显,若高比例配置该类资产,净值波动会增大,这与银行系机构配置策略不完全匹配,但可以作为“固收+”小比例配置。
从资金期限匹配度来看,银行理财资金的期限较短。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2022年6月份,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仅为443天,其中,银行机构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07天,理财公司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521天。
“如果要提升银行、理财公司等投资机构对于REITs的配置比例,还需要从REITs的市场化程度、流动性方面着手加以提升,这样才能提升公募REITs对银行机构的投资价值。”柏文喜进一步表示。
发布多款公募REITs产品
除直接投资之外,部分银行系机构还专门推出公募REITs主题理财产品。今年6月份,招银理财推出“招银理财招睿鑫远基础设施封闭1号增强型固收类理财计划”,该计划将投资基础设施公募REITs写入产品说明书。今年以来,北京银行陆续推出“京华远见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京品”多个理财管理计划。去年10月29日,光大理财推出“阳光红基础设施公募REITs优选1号”等。
黄大智表示,未来随着公募REITs市场扩容以及流动性提升,银行系机构直接投资公募REITs的规模和设立相关理财产品的数量,均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这一趋势与银行机构此前的公开表态一致。
光大理财创新资产部总监龙羽婧日前就表示,公募REITs是比较适合在中长期“固收+”产品中配置的潜在大类资产之一。对于养老理财,因其长期限和养老的定位,很适合装入相应的公募REITs资产,但目前受制于公募REITs市场的体量以及养老理财更为稳健的投资策略,还处在循序渐进地调整和逐步加仓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