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
1、1月30日,市场猜测特朗普可能对黄金进口实施关税,导致美英上演“黄金大迁徙”,纽约黄金和伦敦黄金出现罕见价差,还意外带旺瑞士炼金业。
市场猜测特朗普可能对黄金进口加征关税(如10%),导致纽约与伦敦黄金价差骤然扩大至20美元/盎司以上。套利交易激增,大量实物黄金从伦敦金库和瑞士精炼厂通过民航货机运往纽约,单月运输量达3000万盎司,创COMEX历史第二大规模。瑞士作为全球黄金精炼中心,因跨大西洋运输需求激增,炼厂满负荷运转。部分精炼厂需延长工时以满足纽约市场的交割需求,甚至出现“黄金排队”现象。
2、2月11日,特朗普宣布将对美国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导致美国中西部铝价溢价飙升。
特朗普于2025年2月10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原定3月4日生效。但后续因谈判调整,部分关税(如针对加拿大的铝关税)推迟至3月12日生效。白宫宣称此举旨在“遏制全球产能过剩”和保护美国本土产业,但被批评为“无差别打击盟友”,尤其是加拿大(占美国铝进口量的54%)和墨西哥。关税直接推高进口铝到岸成本。以2025年2月数据为例,美国中西部P1020铝溢价(完税交货费用)从2月7日的21美分/磅飙升至3月11日的42美分/磅,创2013年以来新高。美国本土原铝产能仅占全球1.4%,2024年产量仅67万吨,远低于430万吨的年需求量。主要冶炼厂(如世纪铝业、美铝)因电价高企和低碳转型压力,短期内难以扩产。
3、3月26日,特朗普称可能在数周内实施铜进口关税。受消息影响,COMEX铜价创历史新高。
特朗普于2025年3月25日表示,可能在数周内对进口铜征收关税(预计税率25%),比原定270天的调查期限提前数月。这一决定基于国家安全考量,旨在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并推动美国本土制造业回流。受关税预期刺激,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期货价格在3月25日盘中一度飙升至5.3740美元/磅?(约合每吨11850美元),超过2024年5月的历史高点(5.199美元/磅),年内涨幅达31%。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则因套利交易承压,两地价差扩大至1600美元/吨以上,创历史纪录。
二、股市
1、2月7日,特朗普称很快将发布“对等关税”。截至3月24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股市遭外资连续第六个月撤离。印尼股指时隔4年跌破6000点。3月26日,越南宣布将削减多项美国商品的关税。
特朗普于2025年2月7日宣布将实施“对等关税”,重点针对东南亚对美贸易顺差国(如越南、马来西亚)。市场担忧美国可能对越南的木材、电子元件及马来西亚的芯片加征25%关税,导致外资加速撤离。截至3月24日,东南亚五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连续第六个月遭遇外资净流出,累计规模达180亿美元,创2013年“脆弱五国”危机以来最长撤离周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通过预期传导和贸易条件恶化,将东南亚推入系统性风险漩涡。外资撤离既是市场对保护主义升级的应激反应,也暴露了区域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和内部结构性矛盾的深层问题。越南的关税调整虽为权宜之计,却揭示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被动处境。未来东南亚能否走出困境,取决于各国政策协调能力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深度博弈。
2、2月14日,特朗普称印度的关税最高,印度征多少税,美国就征多少。截至今年3月初,印度股市从去年9月份的峰值下跌了约15%。3月25日,印度据称愿削减55%自美进口商品关税。
美国对印度商品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2.2%提升至与印度对美关税(约12%)对等的水平,预计影响印度对美出口总额的87%(约660亿美元),印度长期通过高关税保护国内产业,例如对汽车、电子产品等征收30%-100%的关税,而美国对印关税仅为2.2%。特朗普认为这种“单边壁垒”损害了美国企业利益,尤其针对制药、汽车和科技行业。3月25日,印度提出削减55%自美进口商品关税(价值230亿美元),涉及药品、汽车、化学品等,部分商品关税可能完全取消,印度要求美国豁免其“对等关税”,并加速达成双边贸易协议。作为配套措施,印度还计划取消对谷歌、Meta等科技公司的6%“均衡税。
3、2月27日,特朗普称已决定对欧盟征收25%关税。因欧洲基本面好于美国,截至3月20日,德国DAX、法国CAC40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15.52%、9.67%。
特朗普于2025年2月26日宣布对欧盟商品征收25%关税,涉及汽车、药品等品类,作为对欧盟“不公平贸易壁垒”的回应。3月24日,特朗普进一步威胁将关税扩大至所有进口委内瑞拉石油的国家,但暗示可能对欧盟等“高关税国”给予部分减免,欧盟委员会宣布计划对260亿欧元美国商品(如威士忌、摩托车)加征报复性关税,并加速推进与非美国家的自贸协定谈判。尽管关税威胁引发短期恐慌,但投资者普遍认为欧盟具备更强的反制能力。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数据显示,欧盟对美汽车出口仅占其总产量的12%,且车企通过本地化生产(如大众在墨西哥扩产)对冲风险。
4、3月10日,特朗普为关税政策辩护,声称美国经济迎来过渡期并拒绝排除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美股次日交易蒸发1.75万亿美元。花旗等华尔街投行上调中国股市评级。
3月10日,特朗普为钢铝等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的政策辩护,称美国经济处于“过渡期”,并拒绝排除经济衰退可能性。这一表态打破市场对“特朗普看跌期权”(即政策恐慌引发股市下跌后政府救市)的信仰,导致投资者信心崩塌。次日(3月11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暴跌,全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美股单日蒸发市值达1.75万亿美元。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如DeepSeek大模型)引发全球资本重估,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科技股估值处于低位(动态市盈率约18.9倍),具备安全边际。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化与东盟、日韩合作,降低对美依赖,越南、墨西哥等“中间地带”成为新博弈焦点。
三、其他
1、3月10日,特朗普发表“衰退”言论后,美元指数在次日触及自10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比特币跌破77000美元/枚,全球超21.52万人爆仓。
2、3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称,因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角色,特斯拉股价暴跌市值腰斩,做空者豪赚160亿美元。马斯克后来呼吁员工继续持有特斯拉股票。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