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一、架起相知相亲的桥梁——习近平主席书信外交传递温暖情谊
2024年,从大洋彼岸的“老朋友”到热爱中国文化的“小朋友”,从文化、旅游、友好城市等主题的人文交流盛事到媒体智库等主题的论坛活动,习近平主席通过复信、贺信面向各国人民开展友好工作。全年30余次“书信外交”,架起人民相知相亲的桥梁,传递着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共同发展的诚意和温暖。
二、深挖企业数据金矿 这份文件推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
国家数据局25日发布消息,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分类推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或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意见从健全企业数据权益实现机制、培育企业数字化竞争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开放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三、多地披露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
为稳经济促投资,多地已开始准备新一年的发债工作。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专项债券信息网数据发现,截至12月22日,福建、四川、甘肃等地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规模逾3000亿元。“明年一季度的部分发行额度在今年年底提前披露,向市场释放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信号。”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记者表示,预计明年一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量会超过以往,力度会明显加大,使用范围也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从而巩固经济回稳势头。
证券时报
一、74家公司本月公布派息预案 合计拟分红超230亿元
12月25日,又有10家公司公布分红预案,其中包括两家酒业龙头公司。山西汾酒公布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每股派现2.46元(含税);泸州老窖也公布中期派现计划,拟每10股派现13.58元(含税)。12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中期分红方案。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2月25日,共有74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合计拟派现金额超230亿元,与11月相比,分红公司家数明显增加。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中期分红预案,与政策的引导和推动紧密相关。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提出要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强投资者回报,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引导优质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此外,12月份,中国结算还发布通知,对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
二、公募基金破浪前行 2024“E”军突起展新颜
2024年,对公募基金行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跌跌撞撞中破浪前行,在改革新局中憧憬未来。这一年,茁茁壮壮,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历史首次超过32万亿元,成为居民理财的中坚力量。这一年,纲举目张,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踏上新征程。这一年,公募费率改革稳步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把投资者的获得感放在更重要位置。这一年,红利资产崛起,债券基金牛市行情不断演绎,公募REITs大扩容。这一年,多元资产配置正当时,公募创新产品迭出,彰显普惠金融本色。
三、投资者懵了,连续5年造假,这只ST股今天停牌!
12月25日晚间,*ST卓朗发布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子公司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虚构服务器、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销售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导致2019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21、2022年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金额合计达9.95亿元,占该2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57.85%;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6.96亿元,占该2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56.31%。前述事实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股票自2024年12月26日开市起停牌。
中国证券报
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优化完善
12月25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打通在建项目续发专项债券“绿色通道”。业内人士认为,相关举措有助于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发挥专项债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
二、新能源转型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绿色动力”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能源消费大省,广东近年来积极探索破解传统能源依赖、转型新兴能源的路径,大力推广风电、太阳能、核能、氢能等绿色能源应用,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产业,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投放渠道更多元 MLF缩量续做不改流动性充裕
12月25日,央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专家表示,16日MLF到期量为1.45万亿元,25日的缩量续做说明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央行进一步大量投放的必要性较低。同时,央行流动性投放渠道已更加多元,操作更为从容,后续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料无虞。
证券日报
一、住建部: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明确2025年重点任务。对于2025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会议强调,“更加充分释放住房城乡建设稳增长巨大潜力,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系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稳住楼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坚决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供需两侧发力 存量和增量财政政策取得新成效
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供需两侧发力,一系列增量、存量政策落地见效,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促进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近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2024年我国增量、存量财政政策整体运行情况如何?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又将有哪些具体体现?记者采访了业内多位专家解读。
三、以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基因与细胞治疗可及性
基因与细胞治疗通过直接修复或替代缺陷基因,为人类提供了对抗遗传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的新方法。据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数据,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已批准32种基因治疗疗法、68种非基因改造的细胞治疗疗法上市,涉及黑色素瘤、脊髓性肌萎缩症、头颈部肿瘤等。业界认为,基因与细胞治疗技术有潜力从根本上解决疾病,对于传统药物来说是一次“颠覆式创新”。尽管潜力巨大,但基因与细胞治疗高昂的研发、生产成本以及复杂的监管环境,使得其商业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从费用支付来看,以诺华研发的Kymriah(该药品于2017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获得上市批准的免疫细胞疗法)为例,在美国,该药品的定价为4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47万元)。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