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盘面:
A股三大指数今日延续反弹态势,截止收盘,沪指涨0.76%,收报3262.81点;深证成指涨0.51%,收报9884.30点;创业板指涨0.34%,收报1932.91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2775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712亿。
七大机构明日股市行情大盘走势观点汇总:
中信证券研报称,上周资本市场波动率加大,银行股呈相对收益。从已披露的银行年报以及一季度预增情况来看,银行基本面格局符合市场预期。展望2025年,资本市场或受中美关税、国内对冲政策预期差、经济运行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波动率或将持续偏高。在此背景下,银行股受益其财务数据平稳、分红价值确定、估值波动偏低等特征,全年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乐观,建议增配板块。
华泰证券研报称,往前看,在第一波对等关税扰动发生后,坚定看好港股相对收益表现,原因是:1)产业上,市场中业绩与关税敏感性较高的出口链及中游制造企业市值占比较低;2)科技企业盈利表现或将持续支持港股行情演绎;3)外部冲击扰动下,市场或对内需政策存在较大预期。操作上,建议配置:1)海外不确定性升高下具备政策逆周期调节预期的泛消费,尤其是同时受益于AI产业升级和内需上行逻辑的标的;2)盈利预期抬升明显、自主可控逻辑坚实、存政策预期支撑的港股硬科技方向;3)南向持仓占比高、受外资变动影响小、盈利预期稳定的红利方向,仍可作为底仓配置。
国金证券表示,近期美债市场正经历动荡,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也遭遇挑战。表面上是对冲基金主导的万亿美元基差交易爆仓,但更深层次的恐慌在于,特朗普将美债政治化作为关税谈判筹码,美债技术性违约担忧升温。尽管美联储曾通过量化宽松充当最后买家,但政治干预削弱了美债的“无风险”属性。
中信建投认为,核电低碳和高能量密度优势显著,全球核电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核裂变方面,第三代核电是目前在建机组的主力,第四代核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进展顺利。我国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四代堆中高温气冷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通用安全审查的小型模块化压水堆。核聚变方面,可控核聚变是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我国积极参与ITER项目,核聚变总体位居国际第一方阵,我国BEST、CFETR等聚变堆以及“星火一号”、“Z-FFR”聚变-裂变混合堆加紧建设中,预计2025年是核聚变招标大年,ITER项目的持续交付以及国内聚变堆和混合堆的建设将对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银河证券研报称,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扰动全球权益市场。短期内,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股市估值回调。但在国内稳增长政策支持下,以及中长期资金稳股市举措影响下,投资者情绪逐渐稳定。中长期来看,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各国关税协商谈判结果以及关税落地情况。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投资价值仍然较高。配置方面,短期内建议关注贸易依赖度较低以及股息率较高的板块,主要有能源业、电讯业、公用事业、必需性消费、房地产等行业。中长期仍然看好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消费板块,以及自主可控程度提升的科技板块。
光大证券指出,上周市场连续四天反弹,人气和信心大幅修复,接下来市场有望持续震荡反弹;但考虑到成交量再次大幅萎缩,市场或将回归前期的“结构性行情+热点轮动”的风格。方向上关注低空经济概念。第三届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发展大会将于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融合创新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为主题,或将刺激低空经济概念。
中金公司的一份研报指出,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让市场大超预期的对等关税,中方随即反制,全球市场随即开启了避险模式,中国市场也受波及。清明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尽管市场或多或少已有所预期,但港股的大跌依然令绝大部分投资者“大跌眼镜”,创下了多项纪录。其中,恒生指数单日下跌13.2%,为21世纪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恒生科技更是大跌17.2%,创指数2014年底构建以来的最大跌幅。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