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聚焦两会最新消息:全国政协委员武钢 多措并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文 / 若雨 2022-03-05 23:05:45 来源:亚汇网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码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走上引人瞩目的绿色转型之路。2022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两会之际,各代表、委员纷纷为创新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方面获悉,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围绕“双碳”目标、能源行业发展、绿色金融等方面提交了提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揽子建议。

   风电下乡“整县推进”

   在风电产业核心产品与技术已日趋成熟,具备可持续的经济效益的背景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武钢建议实施风电下乡“整县推进”。以县级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开发,落实到村,及时完善标准、简化手续,尽快推动示范先行。

   记者注意到,2021年,武钢就曾提交在全国推动“百千万”碳中和示范工程的提案。其中,“万”即1万个村庄,通过风电下乡,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有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集体收入,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新路径。

   实际上,风电和光伏的有机结合是解决当地用电的更优方案。武钢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风电和光伏进村落户,可以改善当地末端电网的质量,提高用电效率和电气化水平。另一方面,考虑到风电的高能量密度及发电不受日落限制等特性,风电+光电的组合,将使其替代常规电源的穿透性更强。因此,在光伏整县推进已经启动实施,风电下乡也可以尽快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风电下乡遇到的非技术障碍中,项目开发节奏与土地手续办理节奏预期不符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如此,目前,破解土地及相关搭接问题已成为推进风电项目融资、建设转化和REITs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因此,武钢此次同时提交了《关于推动土地审批手续标准化,加快风电项目开发转化的提案》,建议对已建成、手续齐全的存量风电项目由地方发改委牵头形成项目清单统一反馈到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可再生能源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联动机制;建立将土地供应、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步办理流程,或先行办理承诺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审批、规划许可、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等多项测绘业务整合,归口成果管理,统一坐标体系,推进“多测合并、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等。

   因地制宜发展储能

   目前,风电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三大主力电源,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3.28亿千瓦,2021年,全国风电发电量达到6526亿千瓦时,相当于3亿多个四口之家的全年用电量。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提升,储能的价值日渐凸显。然而,目前储能的发展模式却不甚乐观。国内部分省份未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布局合理性,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新能源高比例配置储能,部分地区储能配置比例要求达到20%及以上。同时,由于缺乏电源侧储能的配套市场机制,新能源配置储能出现大量闲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武钢表示,储能是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解决电网波动性和间歇性难题的重要抓手。但储能的配置要有科学的方法,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配置在电源侧还是负荷侧、配置多少等问题,都应该由电网的科研单位经过科学试验后提出合理配置方案。若未因地制宜强配储能,就有可能引发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由于储能是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有成长期,当供不应求的时候,储能的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而在风电去补贴的情况下,若没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势必会增加已经去补贴的风电、光电投资商的负担,从而影响投资积极性。”武钢在接受采访时称。

   实际上,储能的商业价值体现在完成充放电后,给电网服务的贡献。因此,武钢建议,应明确已配置的电源侧储能独立储能地位,给予储能明确电价,使其按照电网的调度运行,提升储能经济价值,实现新能源与储能的和谐发展。

   同时,武钢还建议,避免行政命令式新能源配置储能要求,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科学要求确定储能配置方式和比例,鼓励共享储能模式。

   全面推广碳账户机制

   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提升绿电消费占比成为推动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的核心路径之一。碳账户机制,作为界定碳排放权责和表现的数据化治理工具,成为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及“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抓手。

   武钢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有两个重要手段:其一是节能减排;其二则是绿电替代。其中,绿电替代为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因此,准确评估降碳量,明确碳减排方式,为绿电消费量和降碳贡献提供数据支撑非常关键。

   以金风科技的风机为例,按照国际EPD标准评估,金风科技的风电机组产品生产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单位发电量对应二氧化碳排放仅为7.25克/千瓦时,不到火电的1%。然而,当前绿电消费的碳减排贡献并未体现在碳排放核算中,绿电消费者比如制造业、高载能企业,在使用绿电以后到底减排了多少碳,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标准。

   基于此,武钢在《关于推广碳账户机制,促进绿电消费》的提案中提出,应建立和推广碳账户机制与碳市场管理体系相互衔接,将有效解决企事业单位绿电消费向减排贡献的直接转化和量化,形成全国范围内可监测、可核查、可披露的“绿电+碳管理体系”一盘棋。

   具体而言,其一,建议参照现有全国和试点省份碳市场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出台全国性企事业单位碳账户管理办法,完善乡、县、市、省多级碳管理体系,指导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在三年之内有计划地建立碳账户,力争2024年实现碳账户体系的全国覆盖。

   其二,建议在碳账户建立标准和规则设计过程中,纳入绿电扣减碳排放量政策细则,衔接绿电消费和“双碳”达标两大政策体系,实现绿电消费量和降碳贡献计算统一科学管理。

   其三,建议将碳账户作为考核主体和评估政策效果的基础,根据碳账户减排数据进行政策奖惩和政策调整;推动碳账户标准与企业能源及碳减排系统衔接,增加碳减排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