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但纵观历史长河,配得上这几句话的伏枥老骥与暮年烈士,并不多。
01古老的声音
拜登上台后的美俄关系,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俄美的紧张局势,让历史角落里的戈尔巴乔夫都坐不住了,他在2月2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普京与拜登需要效仿自己与里根,尽快会面,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还在以自己的方式指点江山。
此言一出,让不少资深吃瓜者惊讶。因为这是一个来自上世纪的声音。
在很多吃瓜者印象中,戈尔巴乔夫是上个世纪的历史人物了;实际上他还健在,如果当初苏联没解体(领导终身制),他还是苏联领导人呢,没有叶利钦与普京什么事。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1931年3月2日,明天(考虑到时差)就是其90岁生日。按传统思维,他是典型高龄老翁;但在当今地球村政客老龄化大潮下,越来越淡化。
其实戈尔巴乔夫也就比拜登大10来岁(拜登比普京大10来岁)。
如果拜登执政8年,年龄也将高达87岁,和如今的戈尔巴乔夫差不多。
按照修改后的俄罗斯宪法,普京可以干到2036年,那时也是84岁高龄了。
但戈尔巴乔夫此番言论,被吃瓜者解读为不甘寂寞,还想指点江山当导师。
实际上戈尔巴乔夫从来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老翁。前不久特朗普支持者勇闯国会大厦,他还在暗示美国会像苏联一样解体。
本质上来说,戈尔巴乔夫是看到了俄美关系如今紧张、可能威胁到世界的安全,试图以上世纪古老的方式化解而已。但现在是21世纪了,而且普京并不认可戈尔巴乔夫的思维。
要想理解戈尔巴乔夫此番言论背后的逻辑,就应该弄明白他和里根两位表演艺术家之间的那些事。
02表演家
话说当年苏美冷战高峰期,整个世界笼罩在核阴影之下。
苏联巅峰时的力量体现在1981年的“西方-81”军演:直接出动50万兵力,搞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演,让自己的钢铁洪流在众目睽睽之下推演“如何推平欧洲”的战争沙盘,重现第三帝国在欧洲大杀四方的壮景。
图片
这种级别的军事演习已经最大限度地接近实战,不仅展示出苏联的军事力量,同时也展示出苏军“大纵深”作战理念的精华。
北约诸国纷纷向美国老大求援、紧紧抱住美国大哥的大腿、求保护。那时的德国等欧洲国家,非常欢迎美国增加驻军。
就这样一个强悍的帝国,在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的推动下,竟然很快解体了!
里根年轻时是一名不太成功的演员,但实际上并不是里根演技不好,而是娱乐圈需要的演技实在浅薄,以至于他的表演功力得不到充分施展。去哪里表演呢?答曰,政界。
从政之后,里根如鱼得水,终于有机会释放其大师级的表演才华。
里根的表演分成三条线同时进行。
线一,军事层面,推动星球大战计划。
在互联网到来之前,按照美国当时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搞出劳什子的星球大战计划。所以这个线是忽悠,当然比较隐晦。
线二,政治层面,那便是赤裸裸的忽悠。
戈尔巴乔夫之前,苏美打着冷战的旗帜针锋相对。但是暗地里,经常搞各种交易试探。
早在二战之前,欧美和苏联的关系就非常恶劣。直到1933年,罗斯福上台之后,美国才承认苏联政府。原因在于从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开始,美国和苏联搞大规模地下交易,帮助彼此快速摆脱危机,尝到了甜头。
即便冷战最严酷的时刻,美国总统也没放弃和苏联搞私下交易。但斯大林、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这些经历过战争考验的人,都是老顽固与老狐狸的结合体,没法忽悠。
表演大师里根很幸运。他1981年上台时,勃列日涅夫已经到了晚年(1982年去世),很快便碰到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动乱期。
勃列日涅夫的继承者,安德罗波夫上台时年事已高(68岁),但也是军人出身,里根想忽悠他也不容易。由于他身体不好,干了一年多,很快于1984年2月9日过世。
里根敏锐地觉察到机会来了,决定试探苏联。2月12日,里根亲自前往苏联驻美大使馆吊唁;同时派副总统老布什前往莫斯科参与葬礼。
安德罗波夫的继承者叫契尔年科,同样是老派,同样年事已高(已经72岁高龄,而且重病缠身)。契尔年科告诉老布什,苏美可以对话;这事交给葛罗米柯去办。
葛罗米柯是强硬派,寸步不让,让里根的忽悠大法落空。
老布什无功而返。很快契尔年科也去世了,里根又让老布什去莫斯科吊唁。这一次老布什遇到里根的知音戈尔巴乔夫。
图片
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一把手,同时也是一位表演艺术家,但功力不如里根深厚。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个没经历过战争考验的最高领导人,前期仕途又太顺利,斗争修为不够。
里根此前向契尔年科解释美国人反感苏联的原因时忽悠,苏联在全世界搞革命输出,目的是消灭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以美国必须武装自己,否则只有投降和灭亡两条路可走。
契尔年科不信,但戈尔巴乔夫信了这番话。两人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手写了40多封信,堪比热恋情侣。
从个人层面来讲,戈尔巴乔夫需要来自欧美的赞誉。
从宏观层面来讲,戈尔巴乔夫要搞改革,需要一个温和的外部环境。
简而言之,戈尔巴乔夫改革急需欧美支持,里根与撒切尔夫人对症下药。
03因果律
经过一系列表演、忽悠、扯皮之后,戈尔巴乔夫形成如下思路:
一、帝国主义不是怕苏联的核武器,而是怕苏联走向“民主”。
二、国内经济问题,是由于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造成的。
三、苏联先撤出欧洲军事力量,美国就不得不跟着这样做。对苏联来说,离欧洲不过几百公里,威慑力仍然存在,而美国将在大西洋之外。
就这样,在戈尔巴乔夫以为自己忽悠了里根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很明显,论演技,戈尔巴乔夫远不是里根的对手。但戈尔巴乔夫的所作所为,远非忽悠与被忽悠那么简单。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一个烂摊子。那些经历过战争考验的群体已经老去,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整个苏联政坛腐败严重。
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在短时间内先后去世,动摇了体制基础。因为集权体制,最高领导更换太频繁,不利于稳定(详情参考中国古代,皇帝太小或太老的情况下,国家就会不稳)。
更为致命的是,腐败与政体不稳的同时,阿富汗战争陷入了泥潭。
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只有改革一条路。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乘机下狠手。
上面说过里根上台后,在三条线同时表演。军事和政治线条上的表演是忽悠,但在经济线条上绝对没有丝毫手软。
苏联重工业强,轻工业弱,军工占到了重工业的70%,要维持庞大的重工开支,一年需要200亿美元外汇。
从1985年起,里根政府偷偷让沙特每天多生产200万桶石油,使沙特产量突破900万桶/天,油价从35美元一下暴跌到12美元。
那个年代,石油价格每下跌1美元,苏联一年就损失外汇10亿美元。油价暴跌使苏联每年损失上百亿美元外汇。
与此同时,里根政府又让美元贬值25%,使苏联仅存的外汇储备购买力大降。
所有这些条件叠加,导致苏联财政崩溃。
由于戈尔巴乔夫根基不稳,改革又太急,遭遇到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噬。
但是对戈尔巴乔夫本人来说——
首先,他收获了来自欧美的很多赞誉,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他时不时获得某个电影客串角色,表演自己是如何把苏联玩解体的。
其次,他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而是自诩自己结束了冷战,给世界带来和平。他并不甘心被遗忘,所以时不时出来发表高论,表示自己依然健在。
最后,俄罗斯人似乎只想把他遗忘。其实地球村主要国家都感谢戈尔巴乔夫,除了俄罗斯自己。
04俄罗斯的代价
俄罗斯人为什么想要遗忘戈尔巴乔夫?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苏联解体虽然是戈尔巴乔夫推动的,但也是俄罗斯人共同的选择。但俄罗斯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
1990年,苏联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GDP下降2%,国民收入下降4%,财政赤字相当于1985年的7倍。
1991年的苏联经济就更糟了,GDP总值下降17%,国民收入下降15%。
直接反应在货币上是这样的——
美元换卢布的官方汇率,1985年为1.67:1;到1991年,贬值为1:90,卢布兑换美元贬值达150倍。
随后就是雪崩,不论是货币还是工业体系,全崩盘。但是没办法,自己选的路,含着泪也得走完。
图片
当时印度欠苏联100多亿卢布贷款(印度借钱时,卢布和美元汇率在1:1.1-1.5之间,大致相当于从苏联那里借了100多亿美元)。苏联解体时卢布一溃千里,向来不还钱的印度突然对俄罗斯表示,要把欠的卢布给还了,直接把俄罗斯坑惨了。从那以后,俄罗斯记住了印度,时不时给印度挖坑,费老大功夫才把那笔钱连本带利坑回来。
上面还都是经济数据,反应在社会生活领域,更是惨不忍睹。
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人均寿命大幅下降,犯罪率大幅上升,街上冻死的酒鬼数量急剧上升,怎一个“惨”字了得。但俄罗斯人有苦说不出,毕竟是自己选的路。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人怎么可能愿意牢记戈尔巴乔夫?只能选择将其遗忘。
但是戈尔巴乔夫又不想被遗忘,时不时出来指点江山。
这就是戈尔巴乔夫与俄罗斯人之间的矛盾。
某种意义上来说戈尔巴乔夫和普京的关系,就是这种矛盾的晴雨表。
图片
由于普京上台之初大力整顿俄罗斯的颓势,戈尔巴乔夫不止一次地赞扬,普京在捍卫俄罗斯国家利益上,比其他任何一个人都做得更好。
普京也投桃报李,多次盛赞戈尔巴乔夫。
两人如此这般彼此抬轿子,气氛颇为融洽。
但是随后普京接二连三地出任俄罗斯总统,戈尔巴乔夫指责普京的做法是“民主倒退”。当然普京也不客气地反击,称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灾难。
也许在戈尔巴乔夫心中,普京还是一个后辈。但是在普京心中,戈尔巴乔夫早就成为过去式了。
但不论与普京关系如何,戈尔巴乔夫这次建议普京和拜登谈判,还是刷足了存在感。因为现在的俄美关系,比冷战大多数时间段还糟糕。
但是戈尔巴乔夫这个来自上世纪的古老建议,注定不会被接受。
原因很简单,戈尔巴乔夫和里根谈判时,苏联的钢铁洪流一直顶到柏林,戈尔巴乔夫有大把的筹码向里根妥协。
如今的俄罗斯,已经被北约堵到家门口,无路可退。
即便普京想妥协,手上也没什么筹码去诱惑拜登。
如果普京再妥协,俄罗斯就要失去黑海出海口,甚至失去整个欧洲的战略利益。那样俄罗斯就不再是俄罗斯,而是变成匈奴或突厥。
何况普京还不愿意妥协。所以戈尔巴乔夫此番指点江山,虽然时机选择的很不错,但注定不会有任何回声。究其原因,只能说他真的过时了。
从戈尔巴乔夫不甘被遗忘的表现看,他至今没搞明白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当然普京,也未必就明白。